健康飲食通常需要保持食物營養均衡,良好的飲食習慣。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、脂類、碳水化合物等宏觀營養素,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,以及水和纖維素等。平時需要充分補充各種營養物質,水果、蔬菜、肉類、蛋類、粗糧等多種食物的均衡攝入,可以根據膳食指南建議分配,并每日飲水量。同時還要注意規律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
一、保持食物營養均衡:
1、谷類、薯類及雜豆食物250-400g/d;
2、蔬菜和水果分別為300-500g/d和200-400g/d;
3、魚、禽、肉、蛋等動物性食物125-225g/d(魚蝦類50-100g/d,畜、禽肉50-75g/d,蛋類25-50g/d);
4、奶類及奶制品300g/d和大豆及豆制品30-50g/d;
5、烹調油不超過25-30g/d,食鹽不超過6g/d,糖類的攝入不超過25g/d。
二、良好的飲食習慣:
日常三餐主要是通過人體能量需求而定,根據個人饑飽情況,以及體力勞動等多種因素,應該盡量規律飲食,同時應該適量飲食、饑飽適度,避免暴飲暴食。根據食物能量比例分配,午餐可占中攝入食物總量的40%左右,早餐及晚餐一般在30%左右即可。
三、其他:
油脂、食鹽等合理攝入也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,一般建議日常飲食以植物為主,適量補充動物性食物,并且應該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。此外,鍛煉可加速胃腸蠕動,飯后可適當進行散步、瑜伽等運動。